多多砍价助力互助群时间快到?次数上限?我们帮砍平台帮您快速完成!全真人真实助力.多多砍价助力互助群时间快到?次数上限?我们帮砍平台帮您快速完成!全真人真实助力.
为了让每一个砍价的朋友都有群可进,想进就进,随时随地
所以我们组建了多个砍价群,
扫码即可进群
话不多说,赶紧进群,早一分钟进群就早一分钟砍价成功,
奉劝各位广告朋友请绕道,我们只提供优质群。没有任何广告,二维码过期联系群主
阿里巴巴、拼多多于今日同时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不知道这是不是巧合,还是“高手过招,先动就输了”,讲究一个“气场”。
一
交易
根据两家公司发布的财报内容看,2022年第一季度,拼多多营收65.41亿元,同比增长44%。
截至一季度,拼多多十二个月内的GMV为人民币11572亿元,去年同期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12个月内GMV为5574亿元,同比增长108%。2022年5月以来,拼多多日均在途物流包裹数超过6500万个。
拼多多成为了一家年万亿交易规模的平台了。
阿里巴巴2022年第一季度营收则为1143.1亿元,同比增长22%。
阿里巴巴2022财年(2022年4月至2022年3月31日),GMV为7.053万亿元,其中,中国零售市场GMV为6.589万亿元,其余为跨境及全球零售市场和本地生活服务GMV。
拼多多中国零售市场的年交易额(GMV)已经占到阿里巴巴中国零售市场年交易的17.56%了。从交易规模的角度来看,拼多多已经站稳了。
《商业观察家》认为,形成这样局面的原因可能主要有三点。
1、疫情环境下,消费下行会让廉价折扣业态的发展更好。拼多多当下其实一定程度呈现出了线上廉价折扣、团购的形态,这让它迎来了好的发展时机。
因为你只要便宜,现阶段就不需要向消费者解释。
加上,拼多多主体用户在低线市场,低线市场用户的价格敏感度更高,疫情之下,非民生商品的“精神”层面需求承压,低线市场这块需求相对更“脆弱”。但拼多多是起家于刚需高频的快消生鲜等生活必须品业务,这让它的优势凸显。
背后的逻辑则是,“拼”是便宜,卖点就是便宜,产地拼团的去中间化能带来便宜,也能更直接展现便宜。
“万能的淘宝”,过去打造的卖点是“淘”,但低线市场中老年用户占比大,接受线上购物方式本来就已经很吃力了,视力、精力也不好,还能怎么去“淘”?如果老是要他们不断去打开新页面、一次购物要打开多个页面,这不是难为他们吗?
低线市场用户的线上购买希望简洁,通过拼团,及微信购买,更简单,所以,拼多多更符合低线用户使用习惯,并率先培育了海量用户的消费习惯。
最终,也得益于低线市场相比一二线市场更为庞大的人口基数,这让拼多多在交易规模上迅速追赶阿里。
2、阿里的基数比较大,新用户空间已相对比较狭窄,这也造成其的营收、GMV成长趋缓。庞大的体量则也会让其的步履变得缓慢,比如,错失切入低线市场的最好时机。
3、激进。
初创新公司总是更激进的,比如,拼多多牺牲利润推出的百亿补贴计划等,就是要打你“措手不及”,就是要快速积累交易规模。
拼多多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二
用户
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12个月期间,拼多多的年度活跃买家已达到6.28亿,单季度增加4290万。相比2022年同期,增加了1.85亿。每位活跃买家的年度支出为1842.4元,同比增长47%。
年度活跃买家是指过去12个月内在拼多多平台上至少下过一笔订单的消费者数,包括独立App、小程序与H5等移动端渠道。
2022年一季度,拼多多的平均月活用户数达到4.87亿,较2022年同期增长1.98亿。
与此对应的是,2022财年(2022年4月至2022年3月31日),阿里巴巴全球年度活跃用户9.6亿,中国零售市场的年度活跃用户数为7.26亿,较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12个月增加7200万。
2022年3月,阿里巴巴中国零售市场移动月活跃用户达到8.46亿,较2022年12月增加2200万。
这组数据展现得是阿里努力在低线市场追赶拼多多。
阿里通过多种方式在追赶。
比如,投资社区团购,在低线市场,社区团购对拼多多有一定分流作用。但是当下社区团购市场的最大热门——兴盛优选,腾讯已经投资了。
投资实体超市,比如盒马、大润发等。盒马主要服务一二线市场。在低线市场,大润发可能相对更有看点,一是,大润发的门店主体都在低线市场。一是,大润发是赚钱的。一是,大润发的数字化改造已阶段完成,所以,它可以更好在低线市场做社区团购,及线上到家业务了。
投资快消品B2B平台——零售通业务。目前来看,夫妻店、中型连锁超市、社区团购在低线市场都有竞争力,阿里也都投了。但主做夫妻店B2B业务的零售通,目前似乎还没能为阿里贡献、固化太多低线新用户。
最重要的,可能是淘宝押注直播业务等。
直播的主体用户是低线市场用户。也是当下阿里进攻低线的重要抓手。
阿里披露的数字是,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内,淘宝直播上使用直播的日活跃商家数同比增长88%。
但整体来说,追赶总是很累的。
多条业务线布局之下,虽是各自在跑,相互之间也却有整合协同空间。但彼此间也存在很多竞争。
《商业观察家》对此的担心是,多线布局容易“复杂化”,而如果不能简单,那么,就可能不会有力量。
多线业务未来如何整合、怎么整合、能不能整合,好像也不轻松。
三
利润
2022年第一季度,美国会计准则下,拼多多净亏损扩大至41.19亿元,去年同期亏损为18.78亿元。
亏损扩大原因,拼多多的解释是,销售和市场推广费用同比大增49%至72.97亿元。拼多多称,公司持续进行了“百亿补贴”,以及疫情期间对于医疗用品和农产品上行提供了大量补贴。
拼多多称,公司现金储备充足,百亿补贴仍会持续,并会不断扩大补贴的品类与商品数量。
阿里巴巴2022年第一季度的利润表现也不好。营业利润为71.31亿元,同比下降19%,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31.62亿元,同比下降88%,净利润为人民币3.48亿元,同比下降99%。
阿里解释的原因是,利润同比下降主要由于投资的上市公司股权证券本季度交易价格下跌而导致投资净损失,而2022年同期同类投资产生了净收益。
但阿里巴巴的营业利润也在下降。
《商业观察家》认为,两家企业的利润下降,可能都是激进的市场策略惹得祸。都在搞“百亿补贴”等。
对于拼多多来讲,现在的市场格局,有阿里巴巴、社区团购等初创公司“压着”,加上低线市场用户的价格敏感度相对高。拼多多当下要提升利润回报的压力是比较大的,要市场份额更重要。
利润这块可能是拼多多未来最大的挑战之一。
对于阿里巴巴来讲,资金能力是阿里巴巴当下的最大优势之一,要用好资金,尤其是疫情后,低线市场用户被更多培育了线上消费习惯,是线上化的时机。
这可能会有点像滴滴、快的打车的“世纪之战”。
马化腾在谈到滴滴快的之战时说:“我们支持滴滴,阿里巴巴支持快的,我们在打仗,就像武林高手一样,一发力,一天亏损2000万元,我再亏损3000万元,最后最高一天亏4000万,谁也不敢收手,一收手就前功尽弃,就内伤死掉了。后来跟马云沟通,最后在很多资本的撮合下合并了。”
中国就是这样的,无论是互联网,还是实体零售商,只要是做渠道的(包括支付),扩张期的利润都不高,起初都依赖资金支撑来建立市场影响力。渠道天生则有一定垄断性,所以,当市场格局稳定之后,拥有足够市场影响力的那家企业,如果此时想将净利率水平提高几个点,问题也不大。
四
储备
截至2022年一季度,拼多多账上现金、现金等价物,限制性现金和短期投资为695亿元人民币(98亿美元),而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为686亿元人民币。
但当下中国的电商平台,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与阿里比“储备”。所以,也不会有任何一家企业会傻到“单挑”阿里。
五
生态
生态方面,阿里巴巴有着体系布局。
2022年一季度,阿里云季度营收达人民币122亿元。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的12个月,Lazada、速卖通及阿里巴巴其他国际零售业务的年度活跃消费者已超过1.8亿。截至2022年3月31日,钉钉的用户数超过3亿,服务超过1500万家企业组织。于3月份,钉钉工作日的日均活跃用户达到1.55亿。
菜鸟驿站3月日均处理包裹数量同比增长超过100%;盒马截至3月底门店数207家。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季度,线上购买对盒马GMV的贡献占比约60%,同比去年提升10个百分点。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的12个月里,以淘鲜达为主,阿里巴巴商业平台为高鑫零售带来的收入约占其总收入的10%。
但疫情对阿里的多元化业务有很大影响。
比如,本地生活服务——2022年3月份季度,本地生活服务收入同比下降8%,主要是受到了餐饮店铺和本地商家大规模闭店的影响。
跨境及全球零售市场——速卖通收入增长同比显著放缓,主要是由于供应链和物流的中断,对面向北美洲、南美洲和欧洲销售的GMV增长产生了负面影响。自3月份起,Lazada在部分国家受到一些负面影响,但订单量仍保持强劲增长。
其他业务——涉及旅游、交通及线下娱乐的业务,包括飞猪、阿里影业、大麦及高德,均在疫情期间受到负面影响。
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供应链和劳动力暂时中断,国内外众多企业,包括阿里的平台及物流公司均无法进行正常经营活动。
中国零售市场——天猫线上实物商品GMV(剔除未支付订单)的同比增长10%,主要增长动力来自于日用必需品和家庭用品等快速消费品的强劲增长,以及对消费电子产品的强劲需求,这些品类合共达到同比增长25%;上述增长同时被其他品类的负增长所抵消,如服装配饰、家居装饰和汽车配件。
这是阿里巴巴在2022年一季度市场比较吃亏的地方。许多多元化业务受到疫情影响而增长乏力,甚至负增长。
拼多多则由于在多元化业务一块,比较“克制”。影响没有阿里那么大,加上在低线市场刚需品类做得比较强势,反而受益。
由于劳动力疫情期间都回乡,回到了低线市场,而无法返岗一二线城市。拼多多的主体业务则在低线,无论是用户,还是产能都在低线,因此,其的履约、产业链等方面可能也没有像阿里那样受疫情制约那么大。
拼多多这个电商平台自出世以来,一直毁誉参半,有人说好有人说坏,具体怎么样,得看你自己如何使用它,用的好的话,那就是好的。
当然,这个群确实也有很多真实的,所以,砍价群的二维码也是真的,只要找到人,就是可信任的。